雖然現在的煤炭生產企業均有設立質量檢驗部門,但是煤質涉及購買雙方的經濟利益,所以不管是購買方還是生產方,其質檢結果皆無法令人信服,由此第三方質檢機構出現,煤質檢測儀器也得以廣泛應用。
據相關人員介紹,煤炭第三方質檢機構獨立于利益雙方之外,其效率比較高,所以被市場廣泛認可,這一類企業在國外的歷史已經達百年。而從國內目前的局勢來看,國家、民間、國外三方面代表處于混戰之中。
隨著煤炭行業形勢的變化,越來越多的煤炭生產企業開始精打細算,為了避免企業的利益受到煤炭質量的制約,借助第三方質檢機構的力量已經成為行業的普遍現象。畢竟,如果煤炭發熱量在檢測時產生了20-30大卡的細微偏差,那么,每噸煤炭的價格會據此浮動2-4元,根據這個價格計算,一個年耗煤量為百萬噸的電廠一年的損失可達幾百萬。
第三方質檢機構所面臨的市場巨大,所以近幾年這一類機構蓬勃發展起來,目前數量多達一百多家,并且隨著煤炭產量的持續增長,其業務需求量將進一步增加。“十二五”期間,煤炭檢驗市場規模將超過20億,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第三方質檢機構必將大量購買高質量的煤質檢測儀器和化驗設備。如此一來,煤質檢測儀器生產企業可借力在煤炭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度過經濟危機,重煥春天。